cat /dev/random meh

(五)德山点心

由于禅涉及人类经验的方方面面,所以“悟”本身也具有很多名称。例如“无所住心”“无所有心”“无住心”“无着心”“无心”“无念”“一心”等等。虽然这些名称都归于通俗意义上的“心”,但是,禅家极力否定“心”的存在。这种否定立场不是理智判断的结果,而是基于实际经验。

精神、思想、物质的二元论观念深深地影响人的思维意识,妨碍我们真正地理解自我。因此,禅家极力主张“无心”。然而,这并不是单纯地从辩证逻辑思维角度阐述自身的主张,而是从事实角度出发所做出的理智判断。为了清除执着于“心”这一观念的意识痕迹,禅家采用了种种实践方法。马祖的门徒大珠慧海禅师在其所撰的《顿悟入道要门论》[25]中阐述:

“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

“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

大珠禅师阐述的“无住心”正是“绝对的现在”,即于过去、未来、现在皆无所住之处,这是一颗尚未觉悟者通常难以理解的“心”。

大珠慧海禅师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中指出:心,瞬间(刹那)透彻之时,未透以前存在之物乃至其后所生之物都即刻显现于心,恰如过去佛拜未来佛。万物(万法)同生,即如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证无生法忍是也。”大珠禅师指出的这些现象,在人心觉悟到了“绝对的现在”时即可实现。这并不是辩证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悟”的意识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沣州龙潭寺山脚下一位茶棚老婆婆的故事。

德山宣鉴禅师(780~865)以“三十棒”而誉满禅林。德山俗姓周,四川剑南人,幼年出家,博览经律,尤为精通《金刚经》,人称“周金刚”。后来,他听说南方禅宗大兴,对禅宗“心即是佛”宗旨甚为不平。为求禅门良师,肩担自己所著《金刚经》疏注《青龙疏钞》之大任而离剑南出蜀。一日行至沣阳,不禁饥饿难耐。正巧有一老婆婆在龙潭山山脚下卖饼,德山遂忙奔上前,放下肩上挑担,准备解囊买饼充饥。那老婆婆却故作刁难,指着挑担问德山:

“这个是甚么文字?”师曰:“《青龙疏钞》。”婆曰:“讲何经?”师曰:“《金刚经》。”婆曰:“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那个心?”[26]

德山闻之哑口无言,羞愧不已,挑起担子,忍饥径直奔龙潭山去了。

我不甚清楚“点心”一词作为“小吃”而沿用的由来。但是,这位老妇人高明而辛辣地摘用了“点心”一词中的“心”字,迫使高傲自大的德山和尚的“心”一筹莫展。这个话题暂且不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理解《金刚经》中“三世心不可得”之句。所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以及“不可得”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在“绝对的现在”证悟,这些疑问则将迎刃而解。在时间中连续不断地分割发展的“心”以及思维意识,时常超越我们自身的理解范畴,难以作为一个实体而获得。所谓无意识之意识,可以称之为“非思量”境界。当“非思量”境界完全进入角色时,当我们意识到自身存在时,我们的目光将面向眼前的非时间性,所谓时间的差别产生并展开于非时间中而显现出时间的真正性质。

德山见到卖饼老婆婆时,由于尚未领会禅“悟”的真髓,所以当然不可能理解老婆婆所问之意。德山的思维意识中关于“时”的概念,是由爱不释手的《金刚经》注释中获得的,因此,他的思维意识尚未超越辩证逻辑的范畴。由经教的注释等获得的认识与由禅“悟”获得的认识之间的差距大不可测。这种差距并非可以加以比较的性质上的差距,而是次元、实质、价值上的差距。

“悟”与“理性”之间的鸿沟,绝不可能依靠炮制概念、假设推论、抽象逻辑等所有理性作用的“桥梁”而逾越。这一鸿沟,是由理性思维导致的绝对否定造成的,而理性思维的否定则意味着“实际存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