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dev/random meh

顿悟无生般若颂

无念是实相,是真空,是般若,其中有知见;知见是实相的无生,可以照真、达俗:真与俗,理与事都是在真空之中才能具有如如性。

菏泽神会[103]有部著作名为《显宗记》[104],原名《顿悟无生[105]般若颂》。神会是六祖惠能的弟子之一,即所谓的菏泽宗之祖。其特色之处在于强调知。这个知本不是分别心的知,而是更高层次的用,是无分别之分别,是惠能所说的“定慧不二”的知,是见性的见。神会继承了这个宗旨。《显宗记》所说的“真如无念而能知”“般若无见而能见”“知即知心之空寂”“知空寂而了法身”等都是在达摩、僧璨处所未见者。下文注解相当于敦煌本的《显宗记》。

神会,唐朝人,上元[106]元年圆寂,时年75岁。他的主张在禅思想史上本应颇受关注,但始终被闲却。《显宗记》收在《景德传灯录》中,但与敦煌出土本多少有些出入。敦煌本的后半部分收在胡适校勘的《神会和尚遗集》中。前半部分是我前几年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学研究室抄录来的。与胡适本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的流行版本。敦煌本题为《顿悟无生般若颂》,大概是原名吧。敦煌本是唐代写本,将它与当今的流行版本、宋代的传本比较研究,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日无暇述及。在此抄录敦煌本《顿悟无生般若颂》,望有心的读者可一并读现行本,比较一下异同。

1

无念是实相,真空知见是无生。般若照真达俗,真空理事皆如。此为宗本也。[107]

无念是实相,是真空,是般若,所以那里有知见。知见是知见实相的无生,所以照真、达俗。真与俗,理与事,都是在真空之中才能具有其如如[108]性。这就是禅之宗。

2

夫真如无念,非念相(想)能之。实相无念,岂生心能见?无念念者念总持,无生生者则生实相。[109]

真如是无念,所以不能靠念想即分别心来了解它。实相是无念,所以不能靠引起分别来看它。无念的念就是分别(总持)无分别,无生的生就是实相本身。实相不是静态的东西,必须在既无生又活生生之处抓住它。

3

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能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常求无念,菩提无得。[110]

因为无住而住,所以总是处在涅槃之中。因为无行而行,所以能超越此岸,到达彼岸。若是如如不动,也许被认为是处在凝结状态,但是从中产生了无穷的动用。所以要念念相续,而无处希求。那么若问和非情的木石相同吗?不。要常常希求。我常常为烦恼的众生孜孜希求以至于生病。弥陀的本愿由此而生。无求之求、无行之行、无念之念、无分别之分别——这些就叫菩提,但这是无得之得。

4

佛法身也。般若无知,知一切法。[111]

佛是法身。突然出现在这里的这句话其实可以不用说。法身将般若人格化。般若是法身的逻辑性。般若以无知为本体,所以能知一切法。在分别心的知之中不免限定。

5

即定是慧,即慧无生,无生实相,真空无行。[112]

即定是慧,即慧是定,这是惠能、神会等人的主张。慧因超分别而无知,所以也无生。在其无生之处见实相。实相是真空,那里没有行动性质的作为性。用无知、无生、无行三句总结禅的逻辑,是形而上的哲学和伦理。

6

能周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113]

“周法界”的意思就是法界,即绝对无。六度万行从这个无产生。出自分别计较心的行为无论多么善,都不能说是圆满无亏,因为不能越过限定性。

7

我法二空,有法泯绝,不到不去,不去不来。[114]

我法也叫人法。主与客、能与境——二元对立。有无也是如此。从绝对无的立场来看,用分别心编织的世界作为这样一个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

8

体悟三明[115],心通八解[116],功成十力[117],富有七珍[118]。入不二门,获一乘理。[119]

一明确绝对无的立场,分别知的用就发挥了它的能力。然后在行为方面,也就能得到自由的分。从宗教的或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入了不二法门,获得一乘的玄理。

9

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无功,空而常鉴。鉴用(用字恐衍)而不有,即是真空。[120]

绝对无总是包含着互不相容的矛盾,所以这篇颂为了阐明这个意思,罗列了对立矛盾的文字,试图阐释肯定即否定、否定即肯定的道理。寂然不动,且应用自在,所以其用没有任何功用。知从空中出,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但它不是有。这是真空。虽是空,却不是无,这是妙有。真空妙有等于绝对无。

10

则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121]

妙有叫作摩诃般若,真空叫作清净涅槃。这是将同一个东西分开来讲,如果将般若看作涅槃之用的话,涅槃就是般若之体。(原文“则”前脱“妙有”二字。)

11

般若通秘微之光,实相达真如之境。般若无照,能照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我(恐当作名)异体同。随义立名,法无定相。[122]

通过般若而透彻秘微之光,如果看见实相,就到达真如之境。般若是无分别、无知,所以是无照。但是,因为其无照,所以能照出涅槃。涅槃因为无生,而能生般若。涅槃和般若,在名字上是分开的,但其主体是同一物。法——真实——本身没有被限定的相,但从其用的方面来看,有各种不同的名字。

12

涅槃能见般若,具佛法僧。般若圆照涅槃,故号如来知见。[123]

涅槃也能见般若,可以说其中具备了佛法僧三宝。然后从般若的方面来看,可以说圆照涅槃。毕竟能见、能照都不过是一个用。从是一之处来看,就叫作如来知见。知就是见,见就是知。

13

知即知常空寂,见即直见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124]

若问知知道什么?那就是知道常常空寂。若问见见到什么?那就是直接看到无生本身。知和见都很分明了的话,知和见就因不一而不异。

14

动寂俱妙,理事皆如。理净处,事能通达,事理通无碍。[125]

动的东西和寂的东西——分别而且知见的东西和被分别被知见的东西——相互否定、相互肯定的时候,就会发生妙用。于是理和事如如各守其分,而且会融通无碍。即理之如从其净处通过,到达事的多样性之中。事与理如此相通,发挥无碍之妙。理是一,事是多。

15

六根[126]无染,定慧之功。想念不生,真如性净。觉灭心空,一念相应,顿超凡尘。[127]

得到六根无染,那是定慧之功。虽然有想念分别心的生起,但只要真如性净之理不被遮蔽,就是分别之无分别。见闻觉知的分别境一灭,就是心空。在其心空之处有叫作一念相应的经验。这时忽然从凡圣的境域超脱。

16

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真无所得。[128]

这是可以叫作无分别之分别的境界,所以不能用有无之类的分别观来加以评价。虽然是有,但不能当作有;虽然是无,也不能当作无。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不会因分别计较而动摇。所谓“空而无所得”,指的就是这个。

17

三世诸佛,教指如如。菩萨大悲,转相传受。至于达摩,届此为初。递代相传,于今不绝。[129]

三世诸佛的教旨都是以这个如如为中心的。所以菩萨们因为这个大悲愿而转相传受这个教旨,终于到了达摩这里。达摩来到这块土地(即中国)上,成为初祖。然后代代相传,到了今日。如如的教旨就这样绵延不绝。

18

所传秘教,意在得人。如王系(疑当作髻)珠,终不妄与。[130]

佛佛祖祖、所传秘教,总而言之,就是想得其人,就像梵天王发髻上的珍珠,不能胡乱给人,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格。那是什么呢?

19

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解行相应,方能建立。[131]

福德、智慧,这两种庄严必须具备。即通过解和行相应,才能建立佛祖所传的教旨。

20

衣为法信,法是衣宗。衣法相传,更无别付。非衣不弘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132]

传衣是传法的标志。衣的意思就是法。除了传衣和法,不可能再附加任何东西。因为有衣这个信物,其人便在场,因而法得以传播。在无法之处便不能有衣。衣只能是表示法之所在的信号。而且这个法是无生之法,即是如如,是不装进有无生灭的分别心的东西。无念的当体、知见的用处、定慧不二之处、般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般若之端等,这是无生之法。

21

无生即无虚妄法,是空寂之身。知空寂而了法身,而真解脱。[133]

无生是真实存在本身,所以不是虚妄之法。即它是空寂之身——无分别的心(身或应为心)。空寂不是但空,不是从分别心上说起的空寂湛然。必须深刻理解这个道理。绝对无不能冲进分别计较的领地。从人格或行为的角度来看,它叫法身。这是因为从此用无穷无尽地出现。了法身时,就有真解脱。

以上,我们通过达摩的《二种入》及《安心法门》,僧璨的《信心铭》以及神会的《顿悟无生般若颂》,阐明了禅思想的一个侧面。相信读者已经对禅之为何物获得了一些概念。因为不是为了建立体系所做的表述,所以多少有些繁杂重复,但是我想对于达摩的“心”“壁观”“性净之理”“用而常空,空而常用”,以及其他的思想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三祖如何完成了《信心铭》,到了惠能、神会,又是如何形成定慧的一,般若涅槃的同体异名等,对于这些已经能够看明白了吧。那么这些思想在禅史上是如何被运用的呢?我不打算在本书中再作过多的阐述。

但是快到晚唐时,在禅思想发展历程中有一股不能不提及的潮流。8世纪是禅在中国的兴盛期,那之后的禅可以说只不过是其发育、成长的延续而已。神会等的般若、无生的思想可以说是般若哲学的直系思想,即非逻辑构成它的中枢。这个即非逻辑在整个禅思想史中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禅实际上就是将它翻译成行动。我打算在第二编讨论这个问题。有人将即非逻辑称为“回互[134]逻辑”,并以此来论述禅的思想。这个人就是青原行思[135]的弟子,叫石头希迁[136],唐贞元六年示寂,享年91岁。他比神会晚一代。石头著有《参同契》,是由五言二百一十字构成的韵文。其中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宝镜三昧》[137]《五位颂》[138],成为曹洞宗思想的中轴。《参同契》使用的是神会等人没有见过的表现形式。《传灯录》编者说它“辞旨幽濬”。看来当时很流行。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不少词句颇为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