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dev/random meh

(四)公案问答

考察比较典型的禅门公案问答,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禅林古德的思维方式及禅的至上妙谛。为此,摘抄几则公案问答如下:

例一:鄂州茱萸山和尚(其一)

金轮可观和尚问:“如何是道。”师云:“莫向虚空里钉橛。”观云:“虚空是橛。”师乃打之。观捉住云:“莫打某甲。已后错打人在。”师便休。[34]

例二:鄂州茱萸山和尚(其二)

赵州从谂和尚先到云居。云居问曰:“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谂曰:“甚么处住得。”云居曰:“山前有个古寺基。”谂曰:“和尚自住取。”后到师处。师曰:“老老大大,何不住去。”谂曰:“什么处住得。”师曰:“老老大大,住处也不知。”谂曰:“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35]

例三:苏州西山和尚

僧问:“三乘十二分教则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师举拂子示之。其僧不礼拜去参雪峰。雪峰问:“什么处来?”僧云:“浙中来。”雪峰曰:“今夏在什么处?”曰:“苏州西禅。”雪峰曰:“和尚安否?”曰:“来时万福。”雪峰曰:“何不且从容。”曰:“佛法不明。”雪峰曰:“有什么事?”僧举前话。雪峰曰:“汝作么不肯?”僧曰:“是境。”(所谓“境”,即“区域”或“范围”之意,源于梵文,禅家多指欠缺主体性之人。“境”与“外界”相对——作者注)

雪峰曰:“汝见苏州城里人家男女否?”曰:“见。”雪峰曰:“汝见路上林木否?”曰:“见。”雪峰曰:“凡睹人家男女大地林沼总是境,汝还肯否?”曰:“肯。”雪峰曰:“只如拈起拂子汝作么生不肯。”僧乃礼拜曰:“学人取次发言,乞师慈悲。”雪峰曰:“尽乾坤是个眼,汝向什么处蹲坐?”僧无语。[36]

例四: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其一)

(赵州)问南泉(748~834):“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邪?”[37]

例五: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其二)

(赵州)问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处休歇?”南泉云:“山下做牛去。”师云:“谢指示。”南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38]

例六:衢州子湖岩利踪禅师

师中夜于僧堂前叫:“有贼!”众皆惊走。师到僧堂后架把住一僧叫云:“维那,捉得也!捉得也!”僧曰:“不是某甲。”师曰:“是即是,只是汝不肯承当。”[39]

例七:云际师祖禅师,初参南泉普院和尚

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

泉曰:“与汝往来者是。”

师曰:“不往来者如何?”

泉曰:“亦是。”

曰:“如何是珠?”

泉召:“师祖。”师应诺。

泉曰:“去!汝不会我语。”

师从此信入。[40]

例八:天台山云居智出禅师

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师曰:“见无所见。”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师曰:“见处亦无。”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师曰:“无有能见者。”曰:“究竟其理如何?”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曰:“此性遍一切处否?”师曰:“无处不遍。”曰:“凡夫具否?”师曰:“上言无处不遍。岂凡夫而不具乎?”曰:“因何诸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独萦此苦?何曾得遍?”师曰:“凡夫于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曰:“若如是说,即有能了不了人。”师曰:“了尚不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曰:“至理如何?”师曰:“我以要言之,汝即应念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不了人。凡之与圣,二俱是名。若随名生解,即堕生死。若知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

又曰:“此是极究竟处。若云‘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栖止解,亦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具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矣。”继宗踊跃,礼谢而退。[41]

例九:雪峰高足福州玄沙师备禅师(835~908)

师一日拈起萝卜问僧:“者个萝卜你作么生?”

前后可百余人下语,悉并不契。

后有元昌对云:“某吃,和尚。”

师云:“吃什么?”

昌云:“吃萝卜。”

师云:“知得,知得。”

师又云:“我比来问你诸人是个吃底物,是你不会了。只管觅对话,有什么了期?我今直向你道,承言须会宗。吃是吃底,用是用底,莫与么黑白不分。我时时向你道,直须辨缁素,莫与么侗,无有是处。我一日十二时中未曾不将为事,犹尚如此。莫道下一转语得了,也是寻常。若与么,一任诸人高飞远扬,不用在者里打蹬。”

有僧却将萝卜出,回山。问:“和尚作么生?”

师云:“只要你吃。”

僧云:“如何是吃底萝卜?”

师云:“你饱我饱。”[42]

例十:玄沙上堂示众云:

“诸仁者,一法不成一法,异法不成异法,还会么?若不会,也是不会。若会,也是不会。诸仁者,有什么省发处?若省发,也只如然。若不省发,也只如然。上座,是何道理?便得与么难会,见闻觉知恒然。诸仁者,如此语话,是何言句?明明地,诸人须是一如始得。”

有僧问:“如何是一法?”

师云:“异法。”

僧云:“如何是异法?”

师云:“一法。”

问:“如何是佛心?”

师云:“众生心。”

僧云:“如何是众生心?”

师云:“佛心。”

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

师云:“用自己作什么?”

僧问:“道人相见时如何?”

师云:“我又何曾识汝。”

僧问:“如何是玄沙正主?”

师云:“你是主。我是客。”

僧云:“为什么如此?”

师云:“你问什么?”[43]

注解:

[1] 见《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禅师》。

[2] 见《五灯会元》卷五《清平令遵禅师》。

[3] 见《五灯会元》卷五《石头希迁禅师》。

[4] 见《五灯会元》卷五《大颠宝通禅师》。

[5] 见《五灯会元》卷五《清平令遵禅师》。

[6] 见《五灯会元》卷五《椑树慧省禅师》。

[7] 见《五灯会元》卷四《乌石灵观禅师》。

[8] 见《五灯会元》卷九《霍山景通禅师》。

[9] 见《五灯会元》卷五《招提慧朗禅师》。

[10] 见《五灯会元》卷五《丹霞义安禅师》。

[11] 见《五灯会元》卷五《石头希迁禅师》。

[12] 见《碧岩录》卷八。

[13] 见《碧岩录》卷八。

[14] 见《指月录》《白话二》善慧大士偈句。

[15] 见《五灯会元》卷三《水潦和尚》。

[16] 见《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

[17] 见《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

[18] 见《五灯会元》卷四《汉南高亭禅师》。

[19] 见《五灯会元》卷四《长沙景岑禅师》。

[20] 见《临济录》。

[21] 见《约翰福音》第六章五十三。

[22]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23]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24] 同上。

[25] 见《五灯会元》卷四《长沙景岑禅师》。

[26] 见《五灯会元》卷五《药山惟俨禅师》。

[27] 见《五灯会元》卷三《庞蕴居士》。

[28] 见《五灯会元》卷九《西塔光穆禅师》。

[29] 见《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

[30] 见《禅林类聚》卷第六。

[31] 见《五灯会元》卷四《乌石灵观禅师》。

[32] 见《五灯会元》卷五《道吾宗智禅师》。

[33] 同上。

[34]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35] 同上。

[36]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37] 同上。

[38]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39] 同上。

[40] 见《五灯会元》卷四《云际师祖禅师》。

[41]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42] 见《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43] 见《玄沙师备禅师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