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dev/random meh

二、海云比丘与《十地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与开悟的要素

发起求悟的意愿,在大乘佛徒的生活中,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因为,这是他开始走向目标的第一步,而他所定的这个目标,与所谓的小乘佛徒的修行目标,可说是迥异其趣,开悟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亦非与整个人类毫无关系,因为它的根基奠立于整个宇宙的本身之中。我一旦开悟了,整个法界也都一起开悟;实在说来,我开悟的原因就是整个法界开悟的原因,两者互相联结,关系至为密切。因此,我发求悟的大愿,就是整个世人都想解除无明和烦恼。这就是善财童子在漫长的参访途中所见的导师海云(sagaramegha)比丘所指的意义:“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英译大意云:“你已发起求悟的意愿,真是太好了;对于前生前世未曾累积足够功德的人,这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所谓“善根”(“功德”),只有在其与整个世界的福利互相关联起来时,才有价值可言。一个人除非能够将他与整个人类的关系看个清楚——这也就是说,除非将他的心灵慧眼推至最大的极处——否则的话,他的“善根”(“功德”)便算不上真正的“善根”(kusala,“功德”),而没有真正的善根(“功德”),则不能发起求悟的意愿。由此可知,发起求悟之心,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海云比丘赞美善财童子已发菩提心后表示,要有如下的条件始能发起:

一、要得普门善根光明;

二、具真实道三昧智光;

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

四、长白净法、无有懈息;

五、事善知识,不生疲厌;

六、不顾身命,无所藏积;

七、等心如地,无有高下;

八、性常慈愍一切众生;

九、于诸有趣专念不舍;

十、恒乐观察如来境界。

至此,海云比丘下个结语说:“如是乃能发菩提心。”因为,发起此种求悟的心愿,实际上系由下述各种心愿发起:

一、发大悲心(māhakarūnācitta),普救一切众生故;

二、发大慈心(mahāmaitricitta),等祐一切世间故;

三、发安乐心(sukhacitta),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四、发饶益心(hitācitta),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五、发哀愍心(dayacitta),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六、发无碍心(asaṁgacitta),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七、发广大心(vipulacitta),一切法界,咸遍满故;

八、发无边心(anantacitta),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九、发宽博心(vimalacitta),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十、发清净心(viśuddhacitta),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十一、发智慧心(jñānacitta),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下面所引出自《十地经》(the Daśaabhūmika)[12]的文字,对于发起求悟之心的基本步骤,何以须要求悟的原因,以及开悟的效应,将有更进一步的阐示。《十地经》与《华严经》,在中文大乘经典中皆属“华严部”。[13]

一、善积善根(kuśalamūla);

二、善积资粮(sambhāra);

三、善修善行(carana);

四、善事(paryupāsita)诸佛;

五、善聚白法(sukladharma);

六、善友(kalyaṇamitra)所摄;

七、善净(viśuddnāśaya)意乐;

八、随顺广大增上(vipuladhyasaya)意乐;

九、具妙胜解(adhimukti);

十、悲愍(karunā)现前。

据《十地经》说,发起菩提心或唤起求悟意愿,必须“十事”,或者具备十个条件。发起此种心愿这件事情的本身,乃是佛教徒的一项重大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相当心灵上的准备,自是无从发生。它发自一粒深埋地下、且已得到滋养的种子。在此处所举、需要特别注意的各种事项之一,是所谓的善友或善知识(亦即导师),这是因为他们的善意和帮助,在培养佛徒的志趣方面,乃是一种有力的利器。《华严经》对于这方面特别强调。

所有一切属于“华严部”的经典,对于“十”这个数字,都有一种认真的兴趣,甚至在显然没有内在的需要时,它的笔者或编者亦小心翼翼地填满一个“十”数的系列,以便完成这种必须完成的公式。是以,上面所列的要点,原属一个范畴而分成许多项目,除了保持这种形式之外,显然没有其他的目的。其中所列“善根”“善行”“资粮”以及“白法”,不妨归入德行这一个项目之下。假如此说可以变通的话,则发求悟之心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就可以作如下的归纳了:(一)善修德行;(二)善事诸佛及善知识;(三)发起清净、真实、慈爱,以及大悲之心。这三个条件一旦完全具备之后,菩提心便可说是已经抬起头来准备作更深入的发展了。

下面的一个问题是:发起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愿,对于大乘佛徒的修行生活,何以如此不可或缺?或者简单地说,佛教的开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十地经》列出了如下的原因:

一、为求佛智(jñāna);

二、为欲证悟十力之力(daśabala);

三、为获如来大无所畏(mahāvaiśaradya);

四、为得平等佛不共法(samatabuddhadharma);

五、为欲救拔一切世间(sarvajagataparitlāṇa);

六、为得大悲愍(kripakaruṇa);

七、为悟十方无所余智(asesajñā);

八、为以无碍(asamga)净诸佛刹;

九、为一刹那(ksaṇabodha)能知三世;

十、为无所畏转大法轮(dharmacakrapravarta)。[14]

由上所列,我们可以略窥无上正觉或开悟的构成要素,因为,这里所列的求悟原因,已被作为其本身组成的成分包含其中了。那么,这里面所含的成分究有哪些呢?它们是:

(一)属于佛果、可见时间和空间的一切、由于可于一刹那间透视十方三世而超越相对与个化境域的智慧;

(二)在进达究极目标途中打破一切障碍,拯救众生,使其免于生死束缚的意志力;

(三)配合智慧与意志力,永无休止地以种种方便善巧,促进每一个有情众生之精神福利的大慈大悲之心。

为了进一步阐明大乘学者所想到的开悟性质,下面再引《十地经》经文加以举示,因为依照该经所述,求悟的意愿系由下列要素构成:

一、大悲为先导;

二、智慧增上;

三、方便善巧之所摄受;

四、意乐及与增上意乐常所辅持;

五、佛力无量;

六、以坚持力及以智力善择决定;

七、无碍智(asambhinnajñāna);

八、随顺无师自然妙智;

九、能受一切佛法智慧,教授诲示;

十、极于法界,尽虚空界,穷未来际。[15]

从上列各项条件中,我们亦可看出发起求悟之心所指的意义。一个人一旦发起此种求悟之心,立即就可得到菩萨的印记而使他具备不同于其他佛徒的殊胜之处;这是因为,他不但有了慈憝一切众生的大悲之心,不但有了透视万法本性的智慧灵眼,而且还可悲、智双运,使他自己能够适应变幻无常的情境。

求悟之愿既由此处所述的特质所组成,发心的菩萨便能在此显深入其心的时候获得如下的善果:

一、超异生地;

二、证入菩萨正性离生;

三、生如来家;

四、种族尊贵,无可讥嫌;

五、已离世趣;

六、入出世道;

七、住于菩萨本法性中;

八、已善安住于菩萨住处;

九、随顺三世平等之法;

十、绍如来种,决定趣向正等菩提。[16]

菩萨进入上述各种情况之后,由于信心已经不可动摇,故而可说已经进入名为“极喜”(pramuditā)的初地境界了。

上面所引《十地经》说明发菩提心或发求悟之心的渊源、性质、范围,以及结果的文字,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们可以由此感到,此种发心对于大乘佛徒究有多大的意义——几乎跟开悟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本身没有多大差别。此心或愿一旦得到深切的发起之后,其后的课程也就自行决定了。如果此种发心或菩提心只是“想到”开悟的话,纵然是将它想作佛徒生命之中最最重要的事情,这个被视为“能想”的“心”也就无法完成上面所述的一切了。此“心”并不是一种思想,也不仅仅是思维,而是一种可使行者此前所得一切经验完全改组或重建的强烈意欲或愿望。此“心”乃是一个人所以存在的原因,乃是构成一个人的人格基础的本来意愿。否则的话,《华严经》编写者努力描述菩提心性质所用的有力气势,就变得没有意义、不可理解了——就像下面所述的一样。